《结构思考力》笔记
作者:Seiya
时间:2018年05月07日
一、结构思考力介绍
1. What - “结构思考力”是什么?
强调“先总后分”的立体化思考过程
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立体化思维
2. why - “结构思考力”的非凡作用
所有人需具备的一种核心技能
① 结构思考力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基础
② 很多专业岗位对于结构思考力有更高的要求
③ 所有管理者必备的管理技能
④ 助力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
是否具备思考力的区别:通过统一标准,提升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
① 结构思考力可以统一思考和表达的标准
② 结构思考力可以提升整个组织的管理效率
③ 在中国企业里尤其需要结构思考力
对于全民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凡的意义
① 传统教育缺乏对思考力的专门训练
② 结构思考力有助于提升国民素质
二、如何将结构思考力应用于思考和表达
第一步:明确理念打基础
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特点:
结论先行
- 结论先行是自上而下表达方式的体现
以上统下
符合以上统下才能保证表达的效果
有理由支撑的结论才有说服力
以上统下的特点符合实践要求
归类分组
分类可使沟通更有效率
分类使思考更有效率
逻辑递进
第二步:画龙点睛,基于目标定主题
确定目标——让表达有的放矢
设定场景:提前设定表达场景
确定目标:目标是希望对方有哪些行为
ABCD 目标法
设定主题——让表达观点明确
确定结论:一个为目标服务的结论
包装主题:一个打动人心的主题
三个基本原则:
简单、准确、利益
设计序言——让表达更吸引人
- 初步设计:完善序言的基本要素
序言的四要素:
S是情景、C是冲突、Q是疑问、A是回答(解决方案)
- 优选完善: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模式
第三步:画地成图,纵向结构分层次
自上而下——疑问回答做分解
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的两个步骤:
第一步,设想问题,从对方角度出发的新模式
转变为以对方需求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通过5W2H 确保问题被全面覆盖(What、Why、Who、When、Where、How、How much) 掌握2W1H 的简便方法(What、Why、How)
第二步,回答问题,提前想好答案事半功倍
你的回答必须是结论 每个层级都需要是结论 回答时需要“旧瓶装新药”
自下而上——概括总结做聚合
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做聚合的三个步骤:
第一步,收集信息
第二步,分类
第三步,概括总结
概括总结:杜绝“没有中心思想的主题句”
方法1:寻找共性,通过共同点概括结论
方法2:情景想象,面对面时你会跟对方说什么
方法3:善用修饰,提出可以感动人心的结论
三、如何将结构化思考力运用于接收信息
第一步:识别信息中的事实、理由及结论,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
寻找哪些是观点
确认哪个观点是结论
提示
线索1:寻找结论的指示词
线索2:关注几个重要的位置
线索3:问一问“所以呢?”
找出支持结论的理由
提示
线索1:寻找理由的提示词
线索2:问一问“为什么呢”
第二步:找到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,并画出结构图
判断结论的合理性:
① 看他提供的事实与数据是否真实
② 这些事实与数据是否可以得出相应的理由、相应的理由是否可以得出最终的结论
第三步:一句话概括出所有内容
在_________的基础上,从_________,_________,_________,N个方面,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