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瓦尔登湖》摘录


作者:Seiya

时间:2014年05月30日


本书摘录


  1. 大多数人生活在无言的绝望中。所谓的委曲求全其实是积重难返的绝望。你们从绝望的城市走进绝望的乡村

  2. 智慧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去做绝望的事。

  3. 人生的主要目标,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和真正的生活方式,我们就会发现,大家都选择了相同的生活模式,好像这种模式是他们在清醒时做出的选择。然而其实他们并不认为还有其他模式可选。但聪敏而健康的人记得太阳每天都会升起。

  4. 没有哪种思考或做事的方式,无论它是多么的古老,值得我们盲目地去跟从。今天每个人宣称或默认为万世不移的真理,到明天也许就会被证明是谬误,只是黑色的烟雾,而非有些人曾经以为的雨云,将会普降甘霖滋润他们的田地。有些事从前的人说你不能去做,结果你尝试之后发现你是可以去做的。

  5. 我们并没有怀着信仰去生活;白天时提心吊胆,到了晚上不情不愿地祷告,丝毫没有坚定的信念。我们就这样谨小慎微地活着,对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敬畏之情,顽固地认为它没有改变的可能性。这是唯一的生活方式,我们说;但你能从圆心画出多少半径,生活就有多少种方式。所有的改变都是奇迹,但这种奇迹时时刻刻都在发生。

  6. 既然已经有人把一切未知事物排除在他的认知之外,那么人们不敢去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  7. 对许多动物而言,这种意义上的生活必需品唯有一种,那就是食物。

  8. 按照李比希的说法,人的身体像火炉,而食物就是燃料,保持肺里的内在燃烧。天冷时我们吃得多,天热时吃得少。动物的体温是缓慢燃烧的结果,生病或者死亡是因为这种燃烧发生得太快,或者缺乏燃料,或者通风口出了问题,最终导致火焰熄灭。

  9. 说到奢侈和舒适,最聪明的人往往过着比穷人还要简单和俭朴的生活。无论在中国、印度、波斯还是希腊,古代的哲学家都是身外财物比谁都少、内心财富比谁都多的人。

  10. 其实人是可以向空中发展的,为什么要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呢?——就拿较为珍贵的植物来说吧,它们的价值来自最终在空气和阳光中生长出来的、远离地面的果实。

  11. 要期待日出和黎明,但如果可能的话,也要对大自然本身充满期待!

  12. 就像大多数作家那样,我付出了劳动,得到的却只有痛苦。然而,就这件事来说,痛苦本身就是一种回报。

  13. 我有时候感到很绝望,因为在这个世界上,任何简单朴实的事情,如果你要找人们帮忙,那总是很难的。

  14. 从长远来看,人们真正想做的事情,终归是可以做到的。所以尽管可能立刻遭受失败,他们的目标最好还是定得比较高尚。

  15. 生计这门学问固然经常遭到轻视,但你也不能将其完全置之不理。

  16. 假如文明人的追求并不比野蛮人高尚,假如他把生命的大部分都只用于谋取基本的必需品和舒适品,那么他为什么要比野蛮人住得更好呢?

  17. 一个阶级的奢靡,需要另一个阶级的穷苦来支撑。这边是皇宫,那边就是救济院和“沉默的穷人”。

  18. 有人已经穿着裁缝为他量身定做的皮衣,逐渐抛弃了棕榈叶做的草帽或者土拨鼠皮做的皮帽,却还抱怨生活太过艰难,因为他没钱给自己买一顶皇冠!

  19. 建筑的美应该是由内向外逐渐生长出来的,它来自居住者的需求和品德,而居住者应该是唯一的建筑者;这种美来自毫不做作的真实和高贵的品格,跟外观完全没有关系;房子要呈现这种建筑之美,那么其居住者必定先拥有一种自然的生活之美。

  20. 人世间最难闻的莫过于变了味的好事。

  21. 一个人的正直和好心并不算主要的美德,这些不过是他的枝叶而已。这些优点就像某些草药,晒干后可以熬汤给病人喝,功效其实很小,基本上只有江湖游医才会使用。我想要的是一个人的鲜花和果实;我希望他身上有某种芬芳来熏陶我,在我们的交往中能够感受到他的成熟。他的好心必须不是片面的、短暂的行动,而是持续不断的漫溢,并且这种漫溢是毫不做作、纯属自发的。这才是能够遮盖各种罪恶的善行。

  22. 其实就连先知和救主,也不过是安抚人们的恐惧,而不是肯定人们的希望。

  23. 别让你的心牵挂那些短暂易变的东西;因为哪怕哈里发的种族灭绝了,底格里斯河依然会流经巴格达:如果你手上很宽裕,像枣树那样慷慨大方吧;如果你没有可以送出去的余财,那就像效仿柏树,当一个自由的人吧。”

  24. 这座墙壁未涂灰泥的小木屋很有灵气,适合招待嬉游人间的神仙,也适合长裙飘飘的仙女在这里走动。扫过山脊的风吹拂着我的居所,那断断续续的呜咽恍如人间能得几回闻的天籁之音。晨风永无止息,造化之歌不绝如缕,但能听得见的耳朵很少。大地之上,何处不是奥林匹斯山呢?

  25. 早晨无关乎时间,无关乎人们的态度和劳动。只要我清醒着,心中有光明,那就是早晨。道德改革的目标是抛弃睡眠。假如人们不总是昏昏欲睡,那么他们对自己所过日子的评价为何如此之差呢?

  26. 清醒得足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以百万计,但百万人中只有一个清醒得足以从事脑力劳动,而清醒得足以过上诗意或者神圣生活的人,一亿人中才有一个。唯有清醒才是真正地活着。

  27. 我们为什么要过着如此匆促和浪费的生活呢?我们明明肚子还饱着,却担心会饿死。人们说及时缝一针,将来省九针;所以他们为了在明天省九针,不惜在今天缝上一千针。

  28. 对哲学家来说,所谓的新闻都是流言蜚语,那些编辑和阅读新闻的,无非都是爱喝茶的老太婆。可惜热衷于阅读这些蜚短流长的人还不在少数。

  29. 狗屁新闻!更重要的是去了解那些永不过时的东西!

  30. 只有持续不断地渗入和浸泡在周围的现实之中,我们才能理解一切圣洁而高贵的东西。宇宙总是顺从地回应我们的想法;不管我们走得快还是慢,路就在那里等着我们。所以让我们头脑清楚地生活吧。

  31. 让我们如大自然般悠然自在地生活一天吧,别因为有坚果外壳或者蚊子翅膀落在铁轨上而翻了车。让我们该起床时就赶紧起床,该休息时就安心休息,保持安宁而没有烦扰的心态;身边的人要来就让他来,要去就让他去,让钟声回荡,让孩子哭喊——下定决心好好地过一天。我们为什么要轻言放弃和随波逐流呢?让我们别为一日三餐烦恼,别被如此可怕湍急的漩涡吞没。只要涉过这段险滩,你就会安然无恙,因为剩下的都是容易走的下山路。振作起来,带着早晨的活力,启航前进吧,寻找其他的航路,像尤利西斯那样,把自己绑在桅杆上。如果火车头突突地吼叫,就让它吼到嘶哑吧。如果钟声响起,我们为什么要匆匆赶路呢?我们倒不如仔细听听它像是哪种音乐。让我们把自己安顿下来,好好地工作,用力去踩踏脚下的烂泥,那由成见、偏见、传统、谎言和表象搅成的烂泥,去踩那遍布全球的脏水,那污染了伦敦和巴黎、纽约和波士顿和康科德、教会和国家、诗歌和哲学和宗教的脏水,直到我们的脚触及坚硬的底部和安稳的岩石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,然后我们说:“没错,就是这里。”有了这个立足点,你也许可以在洪水、迷雾和烈焰之下,建立一面墙壁或者一个国家,或者安全地竖起一根灯柱,又或者可以安个测量仪,不是测量尼罗河水位那种,而是测量现实的,以便将来的世代能够知道,谎言和表象的洪水曾经积聚得有多深。如果你敢于面对各种事实,你将发现太阳的两面都会发光,仿佛它是一把双刃剑,而且你将感受到它那美妙的锋刃正在剖开你的心和髓,到时你会快乐地结束你在俗世的事业。不管生还是死,我们只渴求现实。如果我们真的就要死亡,让我们聆听自己喉咙里的咔嗒声,感受自己四肢的寒冷吧;如果我们还活着,让我们为自己的事情奔忙吧。

  32. 知识是一把砍刀;它会探测和切开事物的秘密。

  33. 我们真正能够改善的时间,或者说可以被改善的时间,并不是过去,也不是现在,更不是未来。

  34. 真正的好书不会像奢侈品那样麻醉我们、让我们的思辨能力昏然睡去,而是需要我们踮起脚尖去拜读,需要我们将最敏锐和清醒的辰光奉献给它。

  35. 如果有必要的话,少建一座桥吧,要过河绕点路也无妨,请至少修起一座知识的拱桥,让它跨越包围着我们的、黑暗的无知深渊。

  36. 百叶窗被彻底卸除以后,穿窗而入的光线将不再被忆起。没有任何方法和教导能够超越永远保持清醒的必要性。

  37. 有时候,在夏天的早晨,依照习惯洗过澡之后,我就坐在阳光明媚的门口,从日出静静地坐到中午,茫然不知所思,在松树、山核桃和光叶漆的环绕之中,沉浸于那种不受干扰的孤寂和安宁,任由诸多飞鸟或婉转啼唱,或悄无声息地飞过我的屋子,直到太阳从西窗渐渐沉下,或远处的公路传来某个过客的车声,我才想起来时间已经过了很久。

  38. 人的路,要亲自去走,这是千真万确的。顺其自然地过日子是非常安宁的,不应背上懒惰的骂名。

  39. 这个夏日的午后,我在窗边静坐,苍鹰翱翔于我的耕地上空;野鸽子三三两两地从我的视界疾飞而过,或者在我屋后的白松枝上蹦上跳下,尽情地啼唱;鱼鹰插进波平如镜的瓦尔登湖,叼起鱼儿复返长空;水貂鬼鬼祟祟地走出我门前的沼泽,在岸边抓住了青蛙;飞来飞去的刺歌雀压弯了莎草;过去半个小时来,我一直听见火车咔嗒、咔嗒在响,时而渐渐消歇,时而越来越响,很像榛鸡扑打翅膀发出的声音,将旅客从波士顿运载到这地区来。

  40. 我有时候深切地感受到,最美好、最温柔、最纯洁、最鼓舞人心的相处,很可能是人和自然的相处,哪怕对可怜的厌世者和最忧郁的人来说,情况也是如此。人只要心智健全,又生活在大自然里,那就不会为任何事物感到忧伤。

  41. 我们寄居的这个地球无非是太空中的一点。和浩茫无际、连我们的仪器都测量不出其直径有多大的宇宙相比,在这个星球上居住的两个人,哪怕隔得再远,又能有多远呢?

  42. 我已经发现,两个人的腿再怎么走,也无法让两颗心靠得更近。

  43. 衡量孤寂的标准,并不是一个人和其同类之间隔了多少英里。真正勤奋的学生,哪怕身处剑桥学院人满为患的教室中,也必定如沙漠里的托钵僧般孤寂。

  44. 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他的皮肤,我们常常碰到他,不代表就对他有所了解。

  45. 大自然的纯净与恩赐真是难以形容,就像太阳和风雨、夏天和冬季,它们持续不断地给人类送来健康和欢乐!它们甚至还与人类心有灵犀,如果有人因为正当的理由而难过,那么整个自然界都会受到影响,太阳的光芒将会变得黯淡,风儿将会叹息,云朵将会落泪,树叶将会在盛夏时节飘零以表伤心。难道我不该和大地息息相通吗?我自己不就是树叶与菜园的一部分吗?

  46. 日常散步时,我们总是下意识地根据熟悉的地标来调整自己的路线,就像舵手依靠灯塔和海岬来定位那样;就算离开惯常的航线,我们的脑海里依然记着某些临近海角的模样;只有在彻底迷路时,或者在转身——因为人在这世界上,只要闭上眼睛转一次身就会迷路——时,我们才能领略大自然的广袤和新奇。

  47. 日常散步时,我们总是下意识地根据熟悉的地标来调整自己的路线,就像舵手依靠灯塔和海岬来定位那样;就算离开惯常的航线,我们的脑海里依然记着某些临近海角的模样;只有在彻底迷路时,或者在转身——因为人在这世界上,只要闭上眼睛转一次身就会迷路——时,我们才能领略大自然的广袤和新奇。所以无论原本是在睡觉还是走神,每个人清醒过来之后都应该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。只有到了迷路之后,换句话说,只有到了失去这个世界之后,我们才能开始找到我们自己,才能发现我们所处的位置,以及我们与万事万物的联系是多么紧密。

  48. 世人总是要强迫他与他们同流合污。

  49. “你要是去管理公共事务,又何必使用刑罚呢?你热爱美德,民风就会淳朴。高尚者的品行像风,普通人的品行像草;风吹过时,草自然会伏低。”

  50. 假设我的文思从此枯竭,那么大家应该原谅我。树林都已被砍倒,你怎能期待鸟儿欢唱呢?

  51. 所谓待客之道,就是和你保持最远的距离。连做饭也是鬼鬼祟祟的,仿佛他要密谋将你毒死。

  52. 即使是野生动物,对舒适与温暖的热爱和人类也并无二致,他们能够在冬天里幸存下来,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想方设法地获得了这两样东西。

  53. 说到《贡狄贝特》,它的前言中有句话说智慧是灵魂的火药,“但大多数人和智慧缘吝一面,就像印第安人没有见过火药”,这句话我是反对的。

  54. 大雪纷飞的时候,农夫无法赶着牛马到森林或者沼泽地去伐薪,只好把自家门前的树砍下来,或者等到积雪变硬时到沼泽地去砍树,等到春天来临,才发现原来他们是在离地面十英尺的地方把树砍掉的。

  55. 我们喝着稀粥,发明了许多全新的人生道理;稀粥既能展现热忱的待客之道,又能让我们清醒地讨论各种哲学问题。

  56. 有些人从镇上带来五十六磅重的秤砣,以及成车的粗绳,但是无法探测到湖底;因为秤砣半路便已搁浅,他们却还徒劳地把绳子放下去,其实真正深不见底的,是他们对奇迹的向往之情。

  57. 为什么水在桶里很快就会发臭,但结成冰就能永远保持甘美呢?大家常说这就是情感和理智的区别

  58. “若是能在宁静而有益的清晨之气中,回想每日所做善事,培养对美德的热爱和对邪恶的憎恨,那么人心里原始的兽性,就会像森林里被砍掉的新芽那样,不会茁壮成长。同样道理,人在日间所做的坏事,非但会阻碍美德的芽孢成长,还会消灭它们。

  59. 我们总是以为,若是将我们的农场的篱笆拆掉,垒上石墙,我们的生活便自此有了边界,我们的命运也已经注定。

  60. 我们应该更频繁地欣赏船尾的风景,就像好奇的旅客那样,别学愚蠢的水手,在航行期间只顾捡拾麻絮。地球的另一面无非是我们的联络人的家。我们的航行只不过是绕大圈,医生只会给腠理之疾开药方。有人匆匆跑到南非去追逐长颈鹿;但那肯定不是他应该追杀的猎物。其实何必大费周章去猎杀长颈鹿呢?威氏鹬和丘鹬也是极佳的猎物啊;但我相信朝自己开枪是更为高贵的运动。

  61. 人们发明保存肉的方法,难道只是为了保存肉吗?不,去成为哥伦布吧,发现你内心的新大陆和新世界,找到新的海峡,不是贸易的海峡,而是思想的海峡。每个人都是其心灵领地的主人,与这片领地相比,沙皇的帝国不过是个可怜的小国,是冰川退却留下的土堆。然而有些人明明毫不尊重自己,却表现得很爱国,捡起芝麻丢了西瓜。他们热爱可以供他们造坟的土地,却对那使他们的泥身充满生气的灵魂毫不关心。

  62. 人生的目标并非让自己持有这种敌视社会的态度,而是始终能够做他自己,遵从自己的原则,无论这种遵从让他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态度,

  63. 我们很容易不知不觉就习惯某条固定的路线,为我们自己踏出一条路来。在那里生活不到一个星期,我的双足便已踩出一条从门口通到湖边的小径;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五六年,它依然清晰可辨。这是真的,我觉得大概有人常常走那条小径吧,所以它到现在还没长草。大地的表面是柔软的,人类的脚能够踩得它陷进去;精神经过的道路也是如此。所以世上的道路肯定是非常破烂和尘土飞扬的,传统和习俗的车辙也肯定是很深的!我不希望走船舱通道,我想要走到世界的桅杆之前,走到世界的甲板之上,因为在那里我能最清楚地看见群山间的月光。

  64. 如果人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,努力去过上他事先设想的生活,他将会取得普通人想象不到的成功。

  65. 好像只有愚蠢是最安全的。

  66. 人们热爱的纯洁就像笼罩大地的迷雾,而不像超乎那迷雾之上的蓝天。

  67. 我们为什么如此急于成功,从事如此无聊的事业?假如有个人落在其同伴的后面,或许是因为他听到了不同的鼓声。让他追随他听到的音乐而去吧,不管那是什么样的音乐,也不管那有多遥远。他的成长速度是否应该像枫树或者苹果树那样快,这是毫不重要的问题。

  68. 我们是否有必要在头顶搭起一面蓝色玻璃,把它当作天空,等到搭好以后,再来假装它并不存在,依然仰望着那高旷得多的真实苍穹?

  69. 与其用花言巧语去美化事物,倒不如说出事物的真相。真相本身已经足够美丽。对大多数人来说,我们并没有处于正确的地方,而是出现在错误的位置。由于天性的缺点,我们虚构了一种情况,把自己放进那情况里,于是同时存在着两种情况,想要走出来就加倍地难。在理智的时候,我们只关注事实,只关注那种真实的情况。要说你必须说的话,别说你应该说的话。真相总比托辞好。

  70. 无论你的生活多么艰难,请正视它,好好地活下去;别逃避它,也别咒骂它。它并没有你那么糟糕。当你最富裕的时候,你的生活反倒最可悲。吹毛求疵者甚至连天堂也能找出毛病的。热爱你的生活吧,哪怕它确实很凄凉。哪怕沦落到善堂,你或许还能拥有某些欢乐的、兴奋的、光荣的时辰。

  71. 常常有人提醒我们,就算得到克洛伊斯的财富,我们的人生目标必须和原来保持一致,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不能有太大的改变。

  72. 别如此迫切地谋求发展,别让自己受到许多外界因素摆布,那本来是供你玩弄的;那完全是在浪掷光阴。穷困就像黑暗,衬托出天上的光芒。

  73. 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。至于灵魂的必需品,是无需花钱也能买到的。

  74. 我喜欢去掂量、去摸索、去接近那些让我产生最强烈和最正确的兴趣的东西;我不会通过抬起秤杆来让它变得没那么重;我不会杜撰一种说法,只会正视现实;我只会踏上我有能力去走的道路,在那条道路上,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我前行。

  75. 牢固的地面无论哪里都有。

  76. 其实我们思考的念头、说出的话语和做过的事情,只有很少是有益的。

  77. 当今世上新奇的东西层出不穷,可是我们依然忍受着难以置信的愚钝。

  78. 导致我们闭上双眼的阳光,对我们来说就是黑暗。只有在我们醒着时,天才是真正的破晓。日出未必意味着光明。太阳也无非是一颗晨星而已。





札记


在读这本书时,我一直有思考,梭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开始几节,平凡的文字中孕育着生活的大智慧,是梭罗自己对生活的理解。 他反对一生为生计去奔波,为追求不必要的欲望而去劳碌一生。人的身体就像是一个火炉,燃起的是生命之火,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为了让 生命之火不至于衰弱,甚至是熄灭。所以,我们只需要获得基本的生活所需就行了,过多的欲求可能会导致火焰太过强烈,导致身体不能承受,而反受其害。

正因为这些道理,我才觉得梭罗更像是一个哲学家,不过哲学与文学又有什么严格的界定呢?确实如此,这本书所藏的智慧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了,可惜我文学素养不够,后面的精彩描写,总体会不够深,对梭罗提炼文字的能力也仅仅来自李继宏的导读而已,所以所做的摘录也尽是一些孕育着智慧的句子,对于景物,人物刻画的句子寥寥无几,这也是我阅读本书的一大憾事吧!

最后更新时间: 5/17/2019, 2:05:49 P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