价格歧视的策略


作者:Seiya

时间:2018年08月01日


价格歧视的三种策略:


  • 第一种完美的价格歧视

    • 卖家对消费者所消费的每一个单位产品,都分别收取最高价格;

    • 卖方将所有的交易剩余全部占有了,全夺走了;

举例一:完美价格歧视的卖家

向一个饥肠辘辘的消费者说:“来,我一口一口地给你卖食物,第一口你愿意出的最高价是多少啊?”这个很饿的人
说:“我出的最高价是100块钱一口。”卖家先赚第一个100块钱,然后说:“第二口你愿意出的最高价是多少啊?”
消费者说:“第二口是99块钱,第三口是98块钱。”这样一口一口地卖,结果交易剩余就全归卖家占有了。

  • 第二种二级价格歧视

    • 对不同的购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,多买就便宜一点,多买多送;

  • 第三种三级价格歧视

    • 对不同的人群或不同的地域,收取不同的价格;

举例二:苹果笔记本、微软 windows 系统

苹果笔记本有很多种版本:学生版、正常版等等,微软系统有:学生版、家庭版、专业版、旗舰版等等,它们针对
的就是不同人群。

同时按照不同国家、不同地域,有不同的销售策略,有不同的定价。这是因为不同地域、不同国家的消费者,对同
样一种产品,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。

越是难以阻止消费者转售的产品,你就越难实施价格歧视,越是能够成功地阻止他们转售,商家实施价格歧视的程度就会越高。


举例三:可口可乐、餐厅里的水、饮料

你卖给学生一个低价,卖给教授一个高价,教授就会让学生去代自己购买,价格歧视策略就会失败。

但对于那些不能转售的商品或者服务,商人就会大量进行价格歧视,比方说在餐厅里面喝的水、饮料,它们的价格
差距就非常大。


现实生活中的价格歧视


  • 航空公司

    • 按照乘客买票的时间段、按照乘客过去的里程数、按照乘客所买的舱位,还按照乘客同行的人数,以及乘客和同行人之间的关系来做细分,来收取不同的价格;

    • 航空公司能这么做的原因是:机票不能再乘客之间自由转售;


  • 教育机构

    • 成绩好的、成绩差的同学待遇不一样;同样一所学校,读的年级不一样,收费也完全不一样;

    • 一般来说,一所综合性大学,给这个学校贡献钱的是本科生,因为本科教育是比较同质化的教育,学校不那么挑人;而研究生是教授选择的研究伙伴,他们更挑人,这时候研究生交的钱就很少,甚至不用交钱,甚至还拿钱;


  • 旅游景点

    • 到环球影城去游玩,买门票之后,进去每一个游玩的地方还得重新排队,每一个队伍基本上都要排上一个小时;

    • 也可以花一倍的价格购买另外一种不需要排队的门票,一天下来就能保证游客能够把所有项目玩完;


  • 图书

    • 在欧美一般新出的书都是精装的,精装的书当然成本要高一点,但只不过是高那么一点点,它的定价却高很多,它的目的是制造一个理由,向那些特别热心、特别渴望读到这本书的读者,收取更高的价格;

    • 一年半载后,再出平装本,那就让那些需求不是那么强烈的读者,能够以较低的价格、较晚的时间读到这本书;


  • 演唱会

    • 歌星在发售他们演唱会门票的时候,刻意把门票的价格降低(如果是政府强令他们这么做,这叫价格管制,如果是歌星他们自己自愿这么做不叫价格管制,但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);

    • 如果演唱会门票价格过低,歌迷就不得不展开价格以外的竞争,那就是排队等候。什么人更愿意排队,更愿意等候呢?是那些时间成本比较低的人。通常是年轻人。这样做的结果,是能够把那些更年轻、更热情、更奔放的歌迷吸引到演唱会现场,这样演唱会的现场就会更加火爆。



课后思考


问:世界各大城市的迪士尼乐园,都提供两种门票:一种是年票,一种是单次入场的票,而这两者的价格差距是很小的,原因是什么?

我的思考:

这是一种二级价格歧视的手段,迪士尼可以通过调查、数据分析得出人们每年到迪士尼的平均次数,以此制定年票价格。虽然卖出去的是年票,但用户也不会因此经常去迪士尼。

薛兆丰老师的回答:

你看年票和单次票的区别有两点:

  • 时间上的区别,单次票只能一次入场,年票全年都可以入场;

  • 价格上的区别,年票比单次票贵,但贵得不多;

第一是入园观光的边际收益下降得很快,第一次看觉得挺好玩的,第二次看享受就会大幅度地下降,所以哪怕全年天天都去看,它新增的效用也很少。

第二个区别是全年票覆盖的时间相当长,它实际上就起到了鼓励本地游客在非高峰期入园参观的作用。

最后更新时间: 6/3/2019, 9:31:07 P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