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竞争程度不看企业个数


作者:Seiya

时间:2018年08月06日


一个市场的竞争程度,不能靠数数目、不能看企业的个数来决定,而应该去看这个行业的入口处到底有没有行政准入的障碍。


竞争激烈程度的衡量标准:市场准入

所以一般来说,只要在行业入口处没有行政设置的障碍,这个市场就是充分竞争的市场。


这里只有一个例外,那就是政府授予的专利权和版权,这是一种促进发明创造的行政准入。虽然经济学家对此也有争议,但大多数的经济学家,还是支持政府对知识产权实施人为的保护。


  • 企业合并是为了应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

    • 在一个企业内部,人与人之间是不竞争的,他们是合作关系,但这种高度组织化的合作,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在别处展开更激烈的竞争;

    • 把视野放宽一点、看得更远一点,企业之所以合并,是为了跟外面其他的企业,展开更激烈的竞争;


  • 企业规模大小由企业家摸索确定

    • 很多时候,企业的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的数量;

  • 有竞争必有成败,有成败必有企业退出市场

    • 不要根据市场上竞争者的数量,来判断这个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;


课后思考


问:私营的垄断者和国营的垄断者,他们有没有不同?为什么?

薛兆丰老师的回答:

他们主要的不同在两个方面:

  • 第一,在经营管理的效率上面不一样。私营者盯着的最重要指标,是企业的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,也就是更高的利润。而国营企业的经营者,他们追求的目标非常多元化,有企业的利润,有社会的效益,也有政府的政策取向。追求的目标越多,对利润指标的兼顾就越少,他们的经济效益当然就会打折扣。

  • 第二,在竞争的排他性上的。私营企业往往没有权利阻止其他的竞争者,进入同样的行业跟自己竞争。而国营的垄断者,他们往往能够利用行政准入的限制,阻止潜在的竞争者和自己竞争。


要指责垄断行为,我们得从别的角度入手:

  • 有些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受到行政保护的,有些生意只能这一家做,别人不能做,这是一种妨碍竞争的行为。

  • 有些垄断企业,它的经营管理模式比较落后,经营者的业绩和他们的收入并不能够准确地挂钩,所以经营的效率很成问题。

最后更新时间: 6/3/2019, 9:31:07 P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