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求第二定律(三)


作者:Seiya

时间:2018年03月12日


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冲击,有许多的成本,比方说有政府收税、有自然灾害、有人为灾害、有好多的交易费用产生等等。

这些冲击和成本,在现实生活当中,在人与人之间是怎么分摊的?



房地产交易税由谁承担?


  • 养老保险究竟是雇主付的还是雇员付的?
  • 政府规定卖房的时候,卖房的人要交房产交易税,这笔税金是卖房的人付的还是买房的人付的?
  • 一个卖水果的人,如果突然要征收香蕉税,那么这个香蕉税到底是卖香蕉的人付的,还是买香蕉的人付的?

一般他们会说那个房产交易税,是买房的人付的,卖房的人实际上没付;那个香蕉税,是买香蕉的消费者交的,那个卖香蕉的人,他会把这个税务的成本推给消费者。

但是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?为什么雇主总是有本事把他们的成本负担给雇员呢?



税负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


这张图里面有一条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D,有一条倾斜向上的供给曲线S,这两条曲线相交的点是一个平衡点叫N。

在政府没有征税的情况下,在没有收取养老保险的情况下,买卖双方的均衡点就在N这一点上。在这一点上的均衡价格是P0,其均衡销售量或者需求量是Q0。

这时候,政府说要征税。征税的后果,是需求者要比原来付的价格要多,所以需求者付的价格,从以前的P0便成了Pd;而同时,供应者他比原来拿到的收到的钱要少收一点,也就是说他能够赚到的钱从P0便到了Ps。

而这时候,整个交易量从Q0收缩到Q1。这就是政府收税之后的新的均衡状态。

也就是说,需求者买方多付了钱,卖方少收了钱。买方多付的钱,再加上卖方少收的钱,这两笔钱加起来恰好等于政府增加的税收。



供应者与需求者,谁承担更大的税务?


需求者承担的部分是上面的矩形,供应者承担的税务部分是下面的矩形。到底上面的矩形大,还是下面的矩形大呢?这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相对斜率。


  • 当需求缺乏弹性、需求曲线比较陡峭的情况下,大部分的税收是由需求者承担的。

  • 当供应缺乏弹性、供应曲线比较陡峭的情况下,大部分的税收是由供应者承担的。

正确的答案

第一,说这税务是双方共同承担的;

第二,谁付的多谁付的少,取决于需求者和供应者,他们双方的相对弹性。谁的弹性低,谁对这份交易的需求更迫切,谁就付得多一点。



法律无效定律


法律为什么没有效果,为什么政府规定是谁付的,跟实际上是谁付的,没有关系,它只取决于交易双方的相对弹性。

这个规律之所以起作用,它背后产生的原因,就在于需求第二定律所刻画的基本人性,就是人是会去寻找对策的,而且时间越长,他们寻找的对策就会越好。

举例:

1. 男女谈恋爱总有一些交易费用?到底是男生去找女生还是女生去找男生?谁来付这笔交通的交易费用?男生跟女
生讲的语言不一样,谁迁就谁的语言,谁迁就谁的饮食习惯。这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出谁更需要谁,谁的需求弹性更
低更刚需。

2. 男生跟女生结婚的时候,男生要给女生买一个钻石戒指,这是风俗习惯,规定好了一定是男生买的。但这个戒指
实际上是双方共同买的,谁付的钱多,谁付的钱少,取决于谁更迫切地想要结婚。


小结


需求第二定律的一个重要的应用:税负的分摊。

税负通常是由供需双方共同承担的,至于谁承担的多,谁承担的少,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对弹性,而与法律或者风俗的规定没有关系。



课后思考


问:举一个身边的例子解释税负分摊

我的思考:

国家征收关税,这个税收是由供应者支付的还是需求者支付的,取决于谁更需要谁,谁更迫切。

薛兆丰老师的回答:

学谁的语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:

什么样的话、什么样的口音流行,其实跟那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很有关系。过去我们学英语,学的都是英国口音,后来是美国口音更流行了,所以我现在就尽量模仿美国口音。

最后更新时间: 5/21/2019, 1:23:08 P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