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租行为


作者:Seiya

时间:2017年12月19日


举几个例子:


1、乞丐获得施舍是白拿的吗?并不是,乞丐和乞丐之间也会有竞争,他们在争抢施舍的过程中,消耗的资源甚至超过了施舍资源本身。

2、政府庇护下的垄断企业,他们照理来说应该赚很多钱。实际上,有些企业,赚的其实不多,为什么?因为这些企业在获得政府支持、优惠政策的过程中,本身就消耗了大量的资源。



寻租概念的起源


图洛克(戈登·图洛克(Gordon Tullock)——寻租理论创始人、公共选择理论之父)写过一篇文章,问了这样一个问题:

贼对社会造成的什么危害?

我们都知道,贼偷东西不对,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贼并没有减少资源的总量,只是把资源从一个人转到另一个人的口袋里面。

图洛克指出,贼之所以对社会有害处,最重要的原因,是由于贼的存在,使人们增加了做锁的成本。社会为了防范这些贼,得消耗资源,而贼为了偷东西,也要进一步消耗其他资源。所有这些资源都是社会不得不付出的净损失。

图洛克这篇题为《关于税、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》的文章发表在1967年,这一年就正式标志着寻租概念的诞生,尽管他当时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提到寻租这个词。



寻租概念的特定含义


我们要区分两种不同的行为:

  • 一种是,比方说一个医生花很多时间研究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,或者歌星迈克尔·杰克逊花时间研究他的舞姿,让观众获得更高的娱乐体验;

  • 还有另外一种活动,哪些利益集团想方设法,怎么去获得政府特殊的优惠政策;


表面上看,这两种活动都是在积极进取,但他们对社会财富有不同的意义。前者对社会财富有正的贡献,后者却是在消耗社会财富。

所以,经济学就用“寻租”这个词专门来指哪些向政府争取优惠政策,让自己得到好处,而社会总的资源会发生消耗的行为



小结


竞争无处不在,而只要有竞争,就必定有资源消耗。在政府规制下,人们为了争取特殊优惠或经营权利,就会展开各种竞争,在这过程中总会产生社会资源的耗费。在经济学界,寻租一词特指这种向政府争取特殊优惠或权利的行为。



课后思考


问:一个国家,怎样才能减少寻租活动呢?

薛兆丰老师的回答:

政府和企业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边界。

从根本上看,政府手上能够给出去的好处越少,寻租的活动就会越少。政府和企业之间应该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边界,政府做自己擅长的事情,守住自己的本职工作,向社会向企业提供好服务,而把那些冒险的事情,创造价值的事情,争夺好处的事情留给市场、留给企业。

最后更新时间: 5/19/2019, 5:53:17 P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