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学家百年论堵


作者:Seiya

时间:2018年05月29日


庇古关于的道路拥堵的意见(1918年《福利经济学》):


  • 道路拥挤的原因

    自由经济不好、自由放任不好,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时候,就会伤害别人。每个人都在追求快速通道的时候,通道就变挤了。

    解决方案:向道路征税,把一部分人从快速通道赶走(庇古税)



弗兰克·奈特关于的道路拥堵的意见(1924年《关于社会成本问题解释的一些谬误》):


  • 道路拥挤的原因

    那条路之所以人们会争着使用,没有人阻止,最后导致无序的现象发生,根本的原因是那条路没有主人,它不是私有产权

    如果有主人,那个主人就能够行使排他性的权利把一些人赶走,就不会出现这种混乱的局面。一旦这条路有了产权、有了主人,这个主人就会善用这条道路,他就会有积极性让这条道路保持畅通无阻。


思考一:“道路拥堵”和“公地悲剧”

道路拥堵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经典的公地悲剧的例子。

如果上快速通道的人过多,那条快速通道物理上还存在,但它的经济价值就跌到跟普通的道路一模一样了,它作为快速通道的经济价值就完全消失了。



课后思考


问:很多人会说我不是不赞成收拥堵费,关键是收了以后这些钱用在什么地方?

我的思考:

人是利益最大化动物,人们有动力去追求利益最大化。如果征收拥堵费,人们就用动力想尽办法提高收益,就有动力去改善道路。这样收到的拥堵费,最终会用来提高通道的各种设施,以便谋取更大的利益。

薛兆丰老师的回答:

收拥堵费是为了让道路产生排他性的使用权,让这条道路不至沦为公地的悲剧,要让这条道路仍然是路,而不是停车场。

所以不管收到的拥堵费用在什么地方,收拥堵费本身是有意义的。这个钱能不能够得到善用,跟该不该收拥堵费,是两个不相关的问题。

最后更新时间: 5/31/2019, 2:16:08 P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