馈赠没有约束力


作者:Seiya

时间:2018年09月03日


英美合同法中的“约因”与“对价”:


  • 约因:契约的原因

  • 对价:对等的出价

    在任何一个合同关系当中,做出承诺的一方必须有所得;接受承诺的一方必须有所施,必须付出一点什么,合同才算有效;

   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轻巧的承诺很常见,如果把它们都当做违约的话,那么法律诉讼的成本就会大增。



如何让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


在现代,单纯馈赠的承诺,是不构成法律约束力的。如果希望别人对你的承诺产生法律约束力,一般有两个办法:


  • 第一:尽快地采取行动,做一些什么事情,有所付出

    • 将来如果人家不履行诺言,你把别人告上法庭的时候,你的胜算可能会大那么一点;

  • 第二:让对方签署法律上的文书,使得馈赠具有法律效力

    • 具有法律效应的馈赠可信度高,经济价值就更高;


违约责任的分摊


违约所造成的损失,并不一定百分百由违约者承担,合约的双方都得共同担负责任。原则是谁更知道损失有多大,谁就负相应的责任。


举例:

1、我准备明天去参加公务员考试,跟出租车司机约好了,明天早上接我,结果第二天他迟到了,于是就耽误了我
的考试,我当不上公务员了,因此我就当不上科长、当不上处长,甚至当不上部长了。

这位出租车司机,要担负所有这些责任吗?不需要。他不知道他的责任是这么大的。如果这件事情这么重要的话,
那我就应该多约几位出租车司机,甚至在考场附近找个酒店住下来,自己来避免自己能够预见的风险。

2、一位摄影师在喜马拉雅山上待了半年,拍了二三十卷胶卷,他把这胶卷送到冲印店去,冲印店的店员把它们丢
失了。那么冲印店应该赔偿多少呢?几十卷空白胶卷的钱?还是这些照片如果被登上《国家地理杂志》所应该得到
的版税?还是他在山上待了半年的所有成本?

答案是只用赔胶卷的钱就差不多了。因为照片的社会价值、经济价值,只有摄影师才知道,如果遇到特别珍贵的照
片,他自己应该特别小心,或者跟冲印店签订特别的合约。只有这样分摊违约的责任才是最经济的。


课后思考


问:在现实生活当中,我们会经常遇到不靠谱的人、不靠谱的事情,每当遇到对你来说非常重大的事件的时候,你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尽量减少这种违约、不靠谱的事情发生的?

薛兆丰老师的回答:

尽量让自己多承担一点责任,从而让局面变得自己更容易把控一点。

比方说早上上班时间的交通就不靠谱,如果会议开始的时间是早上9点钟,如果8点钟出门就很可能迟到,原本半个小时的车程,因为早高峰可能一个小时都到不了,所以9点钟的会议8点钟出发自己就很被动。

所以尽量7点前就出发,先到会场看了地形,然后再到附近的咖啡厅坐下来,既可以安心地享受早餐,使用自己的时间,也绝不会迟到。

最后更新时间: 6/7/2019, 1:45:57 P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