储蓄还是买保险


作者:Seiya

时间:2018年06月29日


人的三种风险偏好:


  • 风险偏好型

    • 风险偏好是主动追求风险,喜欢收益的波动性胜于收益的稳定性的态度;

    • 风险偏好型投资者选择资产的原则是:当预期收益相同时,选择风险大的,因为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效益;


  • 风险厌恶型

    • 风险厌恶就是反感投资风险,不愿意承担风险,喜欢收益的稳定性胜于收益的波动性;

    • 风险厌恶型投资者选择资产的原则是:对于具有相同收益率的不同投资项目,投资者首先选择风险小的投资项目;


  • 风险中性型

    • 风险中性是指决策者的风险态度既不冒险也不保守,他们对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同样偏好;

思考一:

储蓄(每月拿出固定比例的收入存起来)和买保险(每月拿出固定比例的收入买保险)有什么区别?

回答:

1、储蓄的特点是:未来是不确定的,是带有风险的。要么能够保有原来的储蓄,要么这份储蓄就被用掉了;

2、保险的特点是:未来是确定的,无论你健康还是生病,你的收入都是一样的;



保险服务的三个前提条件:


  • 概率性

    • 要保的事情一定是要有概率性,不能够是确定的;

    • 如果你已经生了病,那就不叫买保险,因为已经是确凿无疑的。如果还要保险公司保你,那就不叫保险,那叫保险公司补贴你;


  • 不相关性

    • 每一个投保人所具有的风险概率是互不相关的;

    • 如果风险概率是相关的,是全局性的,涉及所有人的,那么保险公司就没办法设保;

    • 比方说:全球性的核污染、全球性的气候灾害,这种风险保险公司没办法保;


  • 独立性

    • 每一个概率事件都是独立于投保人意愿的;

    • 也就是说,投保人自己不能够控制风险的概率。

    • 比方说:生病投保人没办法控制,这可以保;交通意外投保人没办法控制,这可以保;谈恋爱不能保,投保人有很大的能动性;



课后思考


问:商业保险公司,他们的功能究竟是能够减少社会上总的风险,还是仅仅能够重新分摊社会上既有的风险?

我的回答:

商业保险公司并不能减少社会总的风险,仅仅只是分摊了社会上的既有风险。因为商业保险公司并不会减少偏好风险的人群。

薛兆丰老师的回答:

其实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,他是有不同的风险偏好的。最简单的一个例子,一个买保险的人,他也可以同时买彩票。这两个不同的场合里,他就展现了不同的风险偏好。

有了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,人们的行为多少会做出改变,这时候总的风险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,不容易一下子做出判断。或者更准确地说,是有些风险减少了,而另外一些风险又增加了。

最后更新时间: 6/1/2019, 12:46:59 P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