倾销策略与捆绑销售


作者:Seiya

时间:2018年12月25日


倾销策略


  • 定义:

    把自己产品的价格压得过低,使得竞争对手没办法继续生存。所以也被称为“掠夺性定价”。


  • 倾销策略的理想模型:

    第一步:把成本降得足够低,把竞争对手赶出竞争市场;

    第二步:当自己的市场份额足够高后,开始重新涨价,剥削消费者;


  • 倾销策略面临的现实问题:

    竞争对手卷土重来的成本并不高

    • 市场上组成公司的资源并没有消失,依然还存在;

    • 想通过倾销将竞争对手赶出市场,然后提高售价赚取利润的风险很大;


  • “反倾销罪”的本质:

    贸易保护的借口。

    • 在商业社会里,绝大部分倾销,其实是生产力提高的证明;

    • 反倾销罪其实是一个借口,是贸易保护的一个借口。



捆绑销售


  • 定义:

    捆绑销售在日常生活里面,就是强行把顾客不需要的东西卖给他们。


  • 捆绑销售的理论害处:

    如果卖家在A产品上具有垄断地位(消费者对它有一定的依赖性)不算错,那么他就能够利用捆绑销售,把自己的垄断地位扩充到新的B产品上面去,就肯定是有罪了。


  • 捆绑销售面临的实际问题:

    捆绑销售并不能帮助增加垄断收入,也不能扩充垄断地位。

    • 事实上任何一位垄断者,也就是觅价者,他面对的那条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没有变化,他只能在这个约束下面寻找他的利润最高点;

    • 任何增加消费者不必要负担的行为,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;


    卖家进行捆绑销售的重要目的,就是对消费者进行区别对待,进行价格歧视,这么做能够促进生产、促进交易、减少无谓的损失。


案例一:美国政府诉IBM案

案件背景:
IBM公司要求所有计算机租户必须使用IBM提供的打孔纸,而不能到市场上购买其他品牌的打孔纸。同时,IBM提供
的打孔纸非常贵,远高于一般打孔纸的价格。

案件判决:
在当时,捆绑销售在美国反垄断法里面是按本身违法原则进行判决的,所以IBM败诉。

真实原因:
IBM公司之所以强迫用户购买和使用他们提供的纸张,原因不在于IBM公司想要扩充自己的垄断地位,而是因为由于
机器是租用的,他们负责维护,维护的费用很难计算。

捆绑销售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区别定价。

  • 产品捆绑与产品整合:

商品的整合(integration)和商品的捆绑(bundling),没有必然的区别,低价对消费者有利,那么对竞争者就是有害,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。任何一种商品的发展历史,也必然就是一部捆绑的历史,而电子产品,软件产品尤为如此。


我们应该追求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,而不是某些局部利益的最大化。

我们应该保护竞争,而不是保护竞争者。

最后更新时间: 6/10/2019, 9:10:09 P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