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住机会:从 0 到 1 的破局点


作者:Seiya

时间:2020 年 09 月 22 日


让用户做出选择


让用户对剩下的机会点做出选择,看看哪个需求的用户规模最大。

这个收敛逻辑就是,根据现场用户投票的数量来作选择。这未必是最好的选择逻辑,我们只是需要记下,每一步是怎么发散的,怎么收敛的,然后在未来我们复盘所做的事情的时候其实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复盘每一次关键选择是怎么作出的。

因为决定发展空间的,就是这些分岔的道路。作完选择之后,就剩下咬牙苦撑,坚持到底了。



找到完整的服务图景


只有找到完整的服务图景,才能看到未来产品的丰满形态。



找到破局点


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看到了 1,然后怎么从 0 走过去,走到这个理想的场景?

要产品能达到这么完整和饱满的信息,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运营,各方条件都配合,才会出现的一个情况。如果这个产品上线,一上来就搭这么大的架构,这么多品类,这么多版块,结果就一定像拿着六个空碗在讨饭。拿一个空碗讨饭想吃饱都不容易,六个空碗放一块,只会让自己更尴尬。

所以,需要找一个点,我们现场的人员就能开始去做,并且保证用户满意的点,让这个产品开始生长,一直长到 1。



找到高频行为


将所有事情标出频率,打完标记以后,我们才发现,我们之前聊得特别 high 的很多事情,其实都极其低频。

大部分事其实都极其低频,正是因为它低频,偶尔解决一次印象特别深刻,大家聊起来特别 high,因为你觉得 high,你就会觉得重要。这就是直觉给你的错误引导。

而靠一个很低频的业务实现冷启动,是非常有挑战的。


那排在第一位、最高频的一个信息需求是什么?是课程表,天天看,一天看两次。

现在一般学生的解决方式是拍一张照片,存在相册里每天看一眼,或者是和同学之间相互问。大学的生活,可以说是围绕课程表展开的。上课的时间基本上要上课,没课的时候,再看看有什么事可以做。


层层过滤到这里,我们才看到了一个,也许可以做破局点的、很具体的点。

它足够广谱,人人都需要;足够高频,一天看两次;足够清晰,我们知道铺什么资源能把这个点搞定,让用户满意。以及沿着这个破局点,该如何展开,让服务发育到我们共同看到的服务图景。



机会方向不等于破局点


“痛点、爽点和痒点,都是产品入手的机会点”。从你认为看到机会,到能做对产品,其实中间差了好远。

你可以选规模最大的,或者是个人资源最匹配的,或者是认为它有杠杆,可以撬动一个版块的。


破局点需要有这么几个特性:

第一,相对广谱。

你在破局点提供的服务,应该是尽量多的人都需要的。因为人群的扩展比频率的扩展还要难。

第二,高频。

高频打低频,如果你能做一个高频的业务,就可以带动相对低频的业务。

美团酒店能够超越携程,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团外卖这个高频业务,大家经常打开美团这个应用,就会知道这个地方还可以订酒店。偶尔我需要的时候,我就在熟悉的地方订了。而携程最高频的业务是机票。你可以感受一下,你一年订外卖多,还是订机票多。

第三,体验可控。

我们初创团队的资源一定有限,也许只有你一个人,也许会有十来个人。那么你初始资源能够做到的,就可以保证用户的满意度,这一点很重要。而不是说,我们现在人少先凑合,等发展了,等我资源多了,我再提升用户体验。

如果你的业务很高频,体验还不可控的话,就会是口碑灾难。或者你就给资源多的企业点了灯,它们进入,你就没未来了。



机会流程图


最后更新时间: 9/22/2020, 11:15:47 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