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织的五个阶段
作者:Seiya
时间:2020年09月10日
阿里人和华为人
几年前,马云和任正非一起坐飞机。在机场,先碰到了几个华为的人,在读书和讨论工作,见到任正非就和任总打招呼。
再往前走,在登机口遇到一群阿里的人,阿里的人把行李箱平放在地上,围着行李箱坐一圈打牌,见到马云,就和马总打招呼。 马云回来就找HR老大说:能不能让这些人不要在机场打牌?
HR老大找到当事人,当事人说,工作非常辛苦,大伙就是在机场一起聚聚,然后各自出差,就有一阵见不着了。HR又把这个话反馈给了马云。
马云说:哎呀,那要是这样,下次让他们见到我,就不要和我打招呼了吧。
后来,有人把这个段子给华为的一个高管讲了。问他:如果任正非这样和 HR 的人说了,华为的人敢反驳吗?华为的高管说:华为的人聚在一起,根本就不可能打牌。这是两个企业根本的不同。华为人和阿里人有不同的特点,两家企业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。
它们有一个共性,就是它们都是三重领袖:业务领袖、管理领袖和精神领袖。 马云和任正非有一点是一样的,就是他们都是自己企业唯一的精神领袖。
他们可以不管业务不管钱,但是他们需要控制自己企业的文化。
组织的五个阶段
组织是人的组织,它也是有生命的,它的建立和发展,也是一个生长的过程。
视人如人,就是把人当人看,看到对方的处境、情绪、感受和诉求,而不是把人简单的当工具。
1. 家庭阶段
家庭阶段的特点是资源不多,基本靠老板干活养全家,一切服务于老板的战斗力,所有事情都可以有弹性。
这个阶段,你得靠自己,管人那是管缘分。
一般小公司的创始团队叫 3F 团队,Family、Friend、Fool,家人、朋友、傻子。因为创业起步阶段是最艰难的时候,如果不是家人,不是朋友,只有傻子才跟你干。
什么样的创业团队散伙最快
那些依靠能力匹配而搭伙的创始团队散伙最快。
原因很简单,创业总是不断遇到新问题,甚至是不断改方向。你找的人最初能力是匹配,但是事情在不断变化,很快能力就没那么匹配了。如果他开始不符合你的预期了,怎么办?
只靠能力匹配靠不住,要知道,创业刚开始的时候,几个人的小团队相当于是一个家庭。每一个人都很近,都对其他所有人影响巨大。
这时你招募一个人,绝不能仅仅关注能力的匹配和薪水条件。 这不是你花钱买进执行力来解决问题,而是你应该看到这个人,问自己:我想要一个这样的家人吗?我愿意和这个人长期相处面对变化吗?
2. 部落阶段
部落阶段为了打仗,CEO 要组织进攻,需要设计刚性的原则,需要做利益设计,需要利益一致,需要更多能打的人参与进来。
这个阶段,你是在管理战斗力,不能打就不能活。
3. 村庄阶段
村庄阶段,组织开始有了分工,分成各种小任务群体和小利益群体。大家彼此协作,也有资源冲突。每个人都不可能认识所有人。
这个阶段,你在管理资源、规则和节奏。
在这个阶段,小团体间还可以做到彼此视人如人,甚至有至情至性。但就整个组织而言,一部分人是靠共同利益,更多的人需要依靠共同规则。
企业文化的形成
从几个人的家庭,到上百人的村落,以创始人的特性为中心,大家就会形成共同的习惯。在一次次征战的胜负里,新人不断进入,老人不断离开,组织一圈一圈扩大,留下来的人就会养成某种一致性,这就是文化。
离开创始人的特性谈企业文化,毫无意义。因为一个企业,会由什么人组成,大家说什么不说什么,做什么不做什么,其实都源于这个创始人的好恶、荣辱观和安全感。
4. 城市阶段
到了城市阶段,企业里有几千人了,也有几百个小团队、小家庭。老村长考虑发展,是用肉眼观察机会,琢磨在哪再开一块新地,安排一个小伙子种点新庄稼。
而市长考虑发展则是建设基础设施,建立秩序,用基础设施,为整个城市提速,为千万人赋能。
这个阶段,你需要建立基础设施和秩序,用基础设施为所有人赋能,用秩序保证发展;
比如字节跳动的 OKR、美团的智慧大脑、麦当劳的 BI 系统。有了这些基础设施,一家公司才能脱离老村长带头干活的原始阶段,用数据来洞察机会,用系统为人才赋能,用中台来放大战果,进入规模化的增长。
5. 国家阶段
国家阶段,那就是战略,战略!文化,文化!
今天,阿里对人的考核,业绩考核和价值观考核各占 50%。文化不是说说,是硬指标。
组织在壮大,需要不断地更新管理工具。但是工具是为了赋能每个人,而不是为了把人变成工具。组织是人的组织,我们要在这个数字时代里,有血有肉地生活。